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鄭振鐸怎麽讀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鄭振鐸怎麽讀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鄭振鐸,用漢語拚音讀作:[zh㨮gzh㨮du㳝
鄭振鐸(1898年12月19日—1958年10月17日),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、作家、詩人、學者、文學評論家、文學史家、翻譯家、藝術史家,也是著名的收藏家,訓詁家。
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。1932年,他的《插圖本中國文學史》出版。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,全國文協研究部長,人民政協文教組長,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,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,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,文化部副部長。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。1957年,他編集出版了《中國文學研究》三冊。
1958年10月17日,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,享年60歲。
鄭振鐸:英雄、鬥士、俠跡、奇功
鄭振鐸一生有過足稱“豪俠”之舉,也經曆過嚴峻的生死考驗。例如,1925年“五卅”慘案後,他立即發起組織“上海學術團體對外聯合會”,英勇鬥爭,並主編反帝報紙《公理日報》。這甚至比瞿秋白當時主編的中共曆史上的第一張報紙《熱血日報》還要早幾天。
1927年,蔣介石發動“四一二”政變,鄭振鐸參加抗議遊行,在寶山路上險遭槍擊,隨後由他領銜與胡愈之等人在報上公開發表抗議信。當時正被反動派“通緝”的周恩來讀後深為感動,不止一次對夏衍等人說:“這是中國正直知識分子的大無畏的壯舉!”鄭振鐸也為此被迫出國避難。
抗戰時期,鄭振鐸自覺堅守在上海“孤島”,冒著生命危險為國家秘密搶救民族文獻和古籍,以至淪陷時來不及撤離,毅然寫下“遺囑”密封後交給好友王伯祥,囑咐一旦遇害便拆看料理後事。他一人蟄居在市郊一隅整整四年。在戰後反對國民黨獨裁、內戰的民主鬥爭中,他更是不顧被暗殺的威脅,義無反顧地衝在第一線。
參考資料來源:
百度百科——鄭振鐸
參考資料來源:
人民網-鄭振鐸:英雄、鬥士、俠跡、奇功
鄭振鐸(du㳩,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,又是著名作家、學者、文學評論家、文學史家、翻譯家、藝術史家,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,訓詁家。鄭振鐸(1898.12.19-1958.10.18), 中國現代作家、文學史家、藏書家和目錄學家。筆名西諦(C.T.)、郭源新等。原籍福建長樂,1898年12月19日生於浙江永嘉,1958年10月18日出國訪問固飛機失事遇難。1918年考入北京鐵路管理專科學校。“五四”運動中,與瞿秋白等人創辦《新社會聲》旬刊,宣傳反帝、反封建思想。以後又參與成立進步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。1921年從鐵路專校畢業後到上海,進商務印書館任編輯,1922年接替沈雁冰(茅盾)主編《小說月報》。1927年出遊歐洲英法等國,1931年起任燕京大學、北京大學教授。1935年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。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,一直在上海從事進步文化工作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曆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、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、文化部副部長等職。曾主管過圖書館工作,對文獻收藏及圖書館事業發展煩注了心力,取得很大成績,例如曾於1950年主持圖書分類法座談會,提出集體編製分類法的主張,為中國現代分類法的發展指明了方向。鄭振鐸喜好藏書,收集圖書不遺親力。無論國內、國外,每到一地部盡力搜訪。到1932年“一。二八”事變前,已有藏書100多箱,計2萬多冊。其中大半在上海毀於戰火。抗日戰爭前夕,他留在上海,組織文獻保存同誌會,四處奔走,為國家搶救了大批珍貴文獻。他藏書注重實用,為用而藏。所收偏重於文學著作,對詩經、楚辭、明清人文集、戲曲、彈詞、寶卷、版畫等圖籍收集尤其齊備。經過幾十年努力,藏書積至1。7萬多種,近10萬冊。北京圖書館所編《西諦書目》可見其收藏概貌。他很重視版本考訂,每收一書,必詳讀深究,並撰寫題跋。所寫題跋六部分已收入《劫中得書記》(1956)和《西諦書話》(1983)。他還親自編寫書目,有《西諦所藏善本戲曲目錄》(1937)、《西諦所藏散曲目錄》(1937),以及《西諦所藏彈詞目錄》、《清代文集目錄》(均未刊)等。他還收藏有大量書目及目錄學著作,僅北京圖書館普通線裝書庫一處就收有他的書目500多種。在他去世後,其全部藏書已由家屬捐贈給北京圖書館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
谷歌留痕
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
谷歌留痕
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